碧水源再生水资源规模 潜心膜技术再生“一条河”(2)
而通过“MBR+DF”双膜技术,碧水源还可把污水进行超净化处理,升级到Ⅱ类或Ⅲ类水质,可作为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源地的重要补充,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地区的“水少”问题。此外,公司的反渗透膜(RO)可以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适用于海水淡化、苦咸水脱盐、工业水循环利用、纳滤及反渗透浓水处理等。
定力产业与资本的“皮毛理论”
技术优势之外,资本的加速和倍增效应,也是碧水源迅速做强不可或缺的要素。但是,面对真金白银的巨大“诱惑”,碧水源又能“心如止水”。“对于产业和资本的关系,我的理解是‘皮’和‘毛’。”在文剑平看来,碧水源首先要把主业做扎实,只有这样,“毛”(资本)才会实实在在地依附于“皮”(实业),并深深扎根。
“上市之初,公司募集了不少钱,还有超募的,我们抵御住了一些短期高回报项目的诱惑,夯实根基,发展实业,只做能实际解决环境问题的事。”回忆起当年的战略选择,谈到公司发展历程及所创造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时,文剑平透出了实业家特有的自豪感。自2010年上市以来,碧水源所募集的24亿元资金,已全部投向主业。
从17年前的一家小型科技环保企业,到如今总资产逾330亿元,碧水源已学会有效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跃升,而不被资本所左右。
“其实,公司当年开发的第一代膜与国内其他品牌相比,性能差别不大,但跟国际水平比,差距很明显,自己开发升级至少需要两三年,而有了资本的助力,就能引入国际水准的研发团队,快速发展国际顶尖的技术,建立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国际一流的系列膜与装备制造生产线,一举实现膜技术的迭代更新。”文剑平坦言。
对外延并购,碧水源出手次数不多,却往往一击必中。如2016年初,公司以12.32亿元收购了具有工程建设资质的久安集团49.85%的股权。根据当时的业绩承诺,久安集团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净利润分别应达1.73亿、1.99亿、2.36亿元。碧水源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久安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已达1.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