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靠抓蛐蛐月赚六万 捕抓者卖蛐蛐成当地第一大户

    说起蛐蛐对于农村的人来说是最不可熟悉的动物了,玩斗蛐蛐的游戏想必也有玩过。斗蛐蛐是中国民间博戏之一,可你知道吗?斗蛐蛐并非是好玩的游戏,对于河南人来说这是帮自己赚钱的“工具”,河南人靠抓蛐蛐月赚六万,简直太令人不敢相信了。

    靠抓蛐蛐月赚六万
    靠抓蛐蛐月赚六万

    在河南延津县,每年差不多从立秋开始的几个月时间里,就会有人毫不吝啬地投入精力和财富到搜寻蟋蟀(俗名蛐蛐)的工作中,为的是从这种仅能存活百天左右的昆虫中,挑选出更能“战斗”的佼佼者。他们靠抓蛐蛐月赚六万,真是太赚钱了。

    一般来说,斗蛐蛐的过程最长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巴掌大小、材质不一的圆钵是它们的战场,对垒的双方在斗草的撩拨下周旋,瞄准时机跳将上去狠咬一口。

    为了这近乎电光火石间的较量,不少蛐蛐玩家们要在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远赴异乡,在田间地头大路边呆上个把月,风吹日晒,从“撬子手”或者二道贩子那里,花费不菲的金钱将优质的蛐蛐收入囊中。

    更有甚者,会穿上长衣长裤、带上头灯、腰系挎包,在深夜一头扎进玉米高粱围成的青纱帐,为捕捉蛐蛐中的“精英”而斗智斗勇至深夜,或满载而归或来日再战……

    靠抓蛐蛐一个多月赚6万多

    粗粗算来,延津县德士村村民董瑞印从事“撬子手”这个职业,他靠抓蛐蛐月赚六万,干这个职业已近20年了。每年的7月中下旬开始,他都要经历2个月的昼伏夜出生活。

    8月24日这天,他睡到了下午3点多。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操持他在延津县德士村村口“酒店”的生意,而是钻到他养蛐蛐的小屋里,照料它们的饮食起居。

    “换钵”是董瑞印三天一次的固定动作,为了不伤到蛐蛐,整个过程他都小心翼翼:带好头灯之后,先拿来一个干净的圆钵,用带管的瓶子将纯净水注到指甲盖大小的碟子里,将小碟子放进圆钵,然后搁上一粒玉米,再用“提笼”把生活在另外一个圆钵里的蛐蛐取出,用一端是羽毛的驱棍把蛐蛐从提笼里赶到新的钵里,然后清理空钵里留下的玉米残渣和盛水的碟子,转移另一只蛐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