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在重拳整治 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
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环保部在重拳整治的同时,也将眼光放到国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7月20日,环保部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环境国际合作有关情况。
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于“近年来针对国家的环保难题,主要在哪些领域加强了环境保护技术合作,起到了哪些作用?当前我国环境技术方面的短板是什么?下一步还将开展哪些领域的技术合作,在水和土壤领域,国外有哪些治理经验”的提问,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称,要全力以赴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
郭敬介绍,专家预测“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年增长速度不会低于15%到20%,2020年这个市场的需求大概能达到2.8万亿元。
重点技术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郭敬称,从2013年开始,中央政府连续发布了三个行动计划,即《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正在全力以赴从制度建设到推动立法,包括建立一系列的配套方法等方面工作。
“说实话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也有信心,有决心,同时还要有恒心。”郭敬说,比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2013年到2016年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是明显的,改进也是明显的。
他指出,国际合作从环保部的角度来讲,要全力以赴的围绕着大气、水、土壤等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去引导,来增加投入,包括推动国家的技术研发、重点技术研发投入,实际上国家在这方面投入逐年增加,不同的部门现在已经把重大生态环保技术研发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一些领域我国环保技术的短板问题难以回避。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地方调研时了解到,在环境分析、监测、检验等领域,所使用的一些设备仍是以进口为主,尤其是一些环保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很少有国内产品能够与进口产品形成较有力的竞争。
郭敬认为,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用不同的参照系,跟自己比进步非常明显,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一点不落后,很多的常规的污染治理技术成套设备、集成的设备都在出口。
“当然我们在一些领域,肯定还是存在着短板,存在空白,经验缺乏是肯定的。比如刚才讲到的土壤污染治理也好,修复也好,这就是一个大难题,我想不单是中国的难题,这个是世界共同的难题。”郭敬说。
他介绍,美国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通过国会的立法,对造成遗留污染地块的大公司、企业投入巨大的资金,清理污染地块。这方面我国有经验可寻,但是实际上难度很大,各国的情况也差别很大,应该有信心,在中国将来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中国人自己的团队一定能够研发出来适应中国的技术。
IT技术与环保市场趋于结合
郭敬说:“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是着眼于解决我们国内重点环境问题。”
在介绍已开展的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情况时,环保部介绍,目前已经与美国、欧盟等建立部长级政策对话,与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英国等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各国生态环保理念和经验,支持引导环保产业技术合作,有力促进了国内环境政策标准制定和技术水平提升。
其中,以大气治理为例,我国已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开展合作,对于加快我国大气环境治理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6月,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在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2017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介绍我国环保技术时表示,目前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多个行业的废水近零排放技术、电力行业和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等成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一批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技术与环保产业深度结合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和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去年11月,环保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针对多污染物及多介质的污染减排、质量改善、风险防范等科技支撑体系,实现环保科技全方位的跨越发展以及部分领域的赶超引领。
“我们可以讲是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产业市场。过去‘十二五’期间专家们预测的数据是每年增长在15%到20%,专家们还预测‘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环保技术和产业市场增长速度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郭敬说,2020年这个市场的需求大概能达到2.8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