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制信贷流向投机性购房 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央行发布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银行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变化情况、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保险资金运用、房地产泡沫风险、互联网金融、跨境资金流动、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分析。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以及不合理的加杠杆行为,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深化资本市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央行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原则对房地产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指导分支行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房地产调控,在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央行在《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银行体系信用扩张状况,更全面地对银行体系实施宏观审慎管理。影子银行体系扩张往往快于传统信贷增长,在中国主要表现为表外业务的快速增长,其顺周期加杠杆、跨市场传播风险、羊群效应等现象也较为突出。将更广泛的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是大势所趋。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从国内经济看,经济运行对房地产、基建的依赖有所上升,近期企业效益改善尚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化工等上中游行业,民间投资活力尚显不足,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增长、防范资产泡沫和促进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也面临较多挑战。同时,信贷扩张表现出较强冲动,现实中各方面多希望货币条件能松一些,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又寄望央行通过增发货币来帮助处置。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等多种原因影响,部分时段的货币政策在实施上可能是稳健略偏宽松的。
内容摘要:2016年以来,国际经济政治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多,中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部分地区资产泡沫问题凸显。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货币政策的审慎和稳健,尤其是注重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调控的节奏、力度和工具组合,加强预调微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一是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适度流动性。在年初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常备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同时,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开展中期流动性常态化操作。
二是推动调控框架逐步转型。一方面继续强化价格型调控传导机制,探索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另一方面也注意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变化相匹配,发挥价格调节和引导功能。连续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进行操作,释放政策信号,并适时增加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品种,引导和优化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结构。
三是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MPA),对金融机构行为进行多维度引导;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扩大至全国范围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对房地产信贷市场实施调控,强化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四是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好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再贴现和抵押补充贷款、窗口指导等的作用,创设扶贫再贷款,将民营银行纳入支小再贷款的支持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棚改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与此同时,坚定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疏通传导渠道。继续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着力培育以上海银行(601229)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等为代表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不断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初步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汇率政策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人民币加入SDR篮子的各项技术性准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
稳健货币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低位运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2016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1.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5%,比年初增加12.65万亿元,同比多增925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2.8%。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27%。2016年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8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9370元。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消费贡献率继续提高,投资缓中趋稳,贸易顺差收窄。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好转,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6.7%,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
展望2017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依然巨大,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和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实施,中国经济新的动能正在增强,稳定经济的有利因素逐步增多。当然也须看到,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黑天鹅”事件还可能较多;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强化,稳定经济增长、防范资产泡沫与促进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面临较多挑战,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综合运用价、量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预调微调,调节好货币闸门,并促进结构优化。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抑制资产泡沫,防止“脱实向虚”,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