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月末效应消退资金市场稍缓 非银机构融资压力未减轻

12月首日,随着月末效应消退,资金市场紧势稍缓,主要回购利率纷纷下行,然而资金供求紧平衡与结构性紧张特征并存,非银机构融资压力未见明显减轻。市场人士指出,金融机构低超储降低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

非银机构融资压力
非银机构融资压力

而近阶段,外汇占款下滑与季节性扰动增多,叠加市场情绪作用,或进一步放大流动性的波动,今年底到来年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流动性供求压力较集中,波动风险仍较大。

紧势略松缓

1日,央行开展1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包括1000亿元7天期、5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期,当日有165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实现净投放50亿元,为连续第二日净投放。但与上一日相比,此次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交易量和净投放量均出现缩水。11月30日,央行开展了2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净投放900亿元。

1日,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形势仍出现略微改善,前两日市场上充斥的恐慌情绪有所消减,主要回购利率纷纷掉头下行。当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存款类机构的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收报2.32%,较上一日回落近9bp。

指标7天期回购利率亦下行逾2bp至2.66%;中长期限回购利率全数大幅走低,其中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期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跌55bp、72bp、72bp、48bp和36bp.

不过,昨日早间公布的各期限Shibor仍连续第16个交易日全线走高。其中,7天Shibor涨0.60个基点报2.5020%,创16个月高点;1个月Shibor涨2.33个基点,报2.8930%,连涨16个交易日上涨;3个月Shibor涨1.98个基点报3.0556%,连涨31个交易日。

交易员称,昨日央行公开市场仅开展象征性净投放,资金市场紧势出现些许缓和,应更多归因于月末扰动因素的消退。此外,有消息称,央行通过常备接待便利(SLF)操作,向部分流动性紧张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应急流动性支持。

这位交易员亦称,昨日资金面继续偏紧,只是紧张程度略有减轻,银行类机构情况稍好,非银机构融资压力依然不小,许多机构到午盘依然没能借够头寸,资金供求紧平衡与结构性紧张特征并存,而市场参与者对今后一段时间流动性状况依旧充满忧虑。

紧情远未解除

年末常见“钱紧”,这是季节性规律。业内人士指出,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逢季末及节假日现金投放高峰来临,金融机构通常会多备头寸以防御流动性波动,容易造成流动性阶段性收紧、资金利率上涨。从往年来看,年末、半年末监管考核期以及春节、国庆长假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最为明显。

具体到今年,由于正式启用MPA考核,今年前个三季度末货币市场波动有所加大,尤其是非银机构融资难度加大,易加剧流动性供求结构性矛盾。眼下年末考核将近,机构纷纷多备头寸,大行融出资金意愿下降,可能在年底前这段时间加剧市场资金供求紧张关系。

另外,年底流动性还受到元旦小长假现金备付影响,而2017年农历春节靠前(1月下旬),与元旦小长假时间间隔较往年偏短,因此机构可能提前开展长假现金备付工作,“春节效应”可能提前显现,对今年底明年初流动性供求的影响不容忽视。

年末常见“钱紧”,还有深层次原因。业内人士指出,因头年末财政库款集中划拨,一般年初时金融机构超储率处于全年高点,此后随着资产配置等消耗趋于下降,到年底11月、12月中上旬往往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而低超储率会导致流动性内在稳定性下降,抵御边际冲击的能力不足。

具体到今年,超储率变化的季节性规律依然成立,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背景下,今年人民币外汇占款连续出现大幅下降,带来的流动性供求缺口一直存在,金融机构超储率下行更明显。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已降至年初以来最低,也是2012年各季度数据最低值。10月至今,央行虽通过OMO、MLF乃至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净投放了一定量的流动性,但考虑到同期外汇占款亦出现加速下降迹象,超储率增加可能并不明显。

市场人士指出,当前偏低超储率降低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性,而前期市场机构投资杠杆上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已埋下了流动性波动隐患。在去年8月到今年8月一年时间里,银行体系流动性极度稳定,货币市场利率几乎拉成直线。

由于当时资金成本稳定偏低、政策预期相对乐观,加上盈利压力和“资产荒”,市场上息差交易盛行、加杠杆操作普遍,且多利用隔夜资金滚动融资,不仅加剧了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增加了杠杆操作风险,而且拥挤交易特征明显,一旦流动性出现较明显波动,有可能触发集中降杠杆,积累了流动性风险隐患。而年底季节性扰动,既考验资金体系的稳定性,又可能进一步触发市场业已积累的风险隐患,产生负面循环效应,加剧流动性波动。

“大考”在后头

在当前内外多种压力下,市场机构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化解流动性供求矛盾,迫切希望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央行能够适时提供流动性支持,但最近央行很“淡定”。

数据显示,整个11月份,央行开展3.255万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量为前11个月之最,但由于当月逆回购到期回笼量同样巨大,全月公开市场操作仅净投放150亿元,连10月的“零头”都不到。

近几日,在市场机构拆借困难、资金利率持续走高之时,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依然有限,过去五个交易日的净投放规模只有500亿元。业内原本预计央行将通过MLF操作等方式提供额外流动性支持,但到目前为止仍未见到行动,虽然有消息称央行与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了SLF操作,但由于SLF期限短、利率高,主要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对于资金利率下行的引导则不明显。

市场据此认为,央行流动性投放有限,显示了货币当局推动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坚决态度,考虑到政策重心转向防风险,未来可以期待的流动性投放可能有限,而资金外流、汇率维稳和年末春节效应带来的压力却有增无减,导致市场流动性预期更趋谨慎。分析人士指出,一致谨慎预期之下,机构预防性的资金需求会更多,这显然也会在边际上加剧流动性供求压力。

总的来看,当前流动性稳定性下降,前期积累的风险隐患开始暴露,而流动性供求压力却阶段性上升,叠加市场谨慎情绪影响,流动性波动风险仍较大。月末虽过,但年关将近,春节也已不远,流动性“大考”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