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和需求相互对立和统一(2)

组织起一批坚定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同时具备专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并在不同组织层面形成合力,并非易事。有一些金融人士一谈改革就眼睛向外,懒得研究本土企业、产业、市场以及社风民情,认为“从外面拿来先进的东西”简单的很。

还有一些金融人士把金融看成单纯的市场工具,认为金融市场的具体工具、具体行为与国家发展利益和整体安全相去甚远。这种认识是很糊涂的。选拔、培训出一批坚定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金融人才和管理干部,使其发挥好组织带动作用,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迫切的任务。

“软供给”的第二个方面是信息供给。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先进的信息供给系统。信息的原始质量、传播速度、解析能力决定着改革成败。为此,需要改革针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既要采集发达经济体发布的金融、经济信息,又要及时发布本国的金融、经济信息,提高解析发布能力。

要将改革总体部署、不同阶段的改革策略、具体的改革方式方法与公众信息供给密切结合起来,改变单纯强调舆论引导、忽略公众信息供给的做法。要提高政策透明度,参与构建公共认知链条,管理好社会预期。

要提升金融系统内部信息分析、信息合成、信息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对全球公共信息和特定信息的解析能力,加强对重点国家金融信息发布、金融信息战略的研究,提升预判能力。实现金融信息工作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大局无缝对接,互为子母。

“软供给”的第三个方面是监管供给。监管供给本质上是“系统性信任供给”。要通过健全的市场监管增进所有市场参与主体的相互信任,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本土市场的全球竞争力。为此,要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彰显监管公正。要完善金融市场征信体系和信用共享体系,强化信用约束效应。要改革监管体制框架,将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协同监管与条块监管、本土监管与跨国监管、常态监管与应急处置等机制完善起来。

监管供给还涉及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以及交易、清算、支付、登记、托管体系,跨境交易支付体系等的安全管理。

“软供给”的第四个方面是理论供给。无论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进程看,还是从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任务看,无论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看,还是从金融体系自身的逻辑看,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

我国金融改革要兼顾总量与结构、效率与公平、创新与安全、国际参与与国家战略等的平衡,总体上是要提升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为此,要着眼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也要放眼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金融创新发展理论上拿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构建正确的“虚实经济观”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可以相对独立地运行,但如果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的情况,风险就可能聚集,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损失。这个基本逻辑是经过长期检验的。但是,准确把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并不容易。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学术用语,本身有特定含义。但在我国虚拟经济文化缺失,虚拟经济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简单地把这一学术概念放大化,有误导公众之嫌。金融交易具有虚拟性,但也同时具备实体性,特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依赖实体经济这一点,有着广泛共识。

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完全对立起来,甚至把大量依托实体经济运行的金融活动都说成是“虚”的,是错误的。所以,这种简单概念化的议论应该停止了。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福祉,不管姓“实”姓“虚”都是好的。相反,如果不能促进经济发展,不能推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不能提高人民的福祉,不管姓“实”姓“虚”都是坏的。

所谓“脱实向虚”现象,其实主要发生在美国境内。由于美国虚拟经济高度发达,即便实体生产大量转移到境外,但仍能够控制全球的各种经济资源,为其国家利益服务。我们既要看到美国境内脱实向虚的一面,也要看到其虚拟经济管控全球资源的一面。

立足于我国长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我们必须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统筹起来考虑,以决定和实施发展大计。面对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高度发展,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定价能力弱小的现实,我们要高度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把国内金融市场相对热络的现象归为“脱实向虚”。中国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这正是我们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原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