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中华老字号的传承与振兴 老字号困境如何解决

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其中只有20%~30%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中。观念陈旧、创新不足、资金短缺、体制不顺等是制约老字号发展的普遍问题。

老字号困境如何解决
老字号困境如何解决

老字号该如何振兴?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资深教授厉以宁指出,老字号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改变思路,思路的改变非常重要。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很多老字号正在转变观念,进行转型升级,并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的结合,很多老字号电商以超过两倍的增速远远高于老字号企业零售额的整体增速。如菜百电商2014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2015年销售额则达到1.25亿元。

老字号困境

在小字辈企业与洋品牌的夹击下,部分传统“老字号”的地盘逐渐被蚕食。据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华老字号企业有1.6万家,目前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1128家,几十年来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濒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相对较好的只有10%左右。

之所以大多数老字号发展现颓势,业内走访、研讨发现,老字号企业主要受困于以下四大问题:体制和观念滞后,阻碍老字号的改革创新;产品和技术陈旧,制约着老字号的价值提升;资金短缺、人才流失,降低了老字号的发展活力;现代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发挥品牌优势。

许多老字号企业因循守旧,体制落后,吃大锅饭,冗员严重。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长期分离,满足于现状,不谋求新发展,大多数老字号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缺乏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部分老字号现代品牌意识淡薄,无法发挥品牌优势,而且忽视了对老字号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不注重运用自己独有的文化去塑造品牌、宣传品牌,不注重运用品牌优势寻求进一步发展,而是固守“酒香不怕巷子深”、“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传统观念,对外宣传不够,营销渠道不广,市场需求难以扩大,品牌价值和品牌效益逐步减少。

而旧体制是“老字号”的最大问题。目前,中国的“老字号”多是由国企转型而来,国企转型所有的弊病在“老字号”身上一览无余。始创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的“王麻子”剪刀,1997年时该厂在岗职工697人,退休职工却已达500多人。

北京一得阁总经理王杰则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滴墨汁的企业,一得阁最大的痛点不是行业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缺乏。“我刚到一得阁工作一年,来的时候,一得阁原来职工平均年龄53岁,30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企业后劲堪忧。”

传承与振兴

老字号因其独特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无疑是中国品牌率先取得突破的最佳选择。但当前中国老字号普遍遭遇了发展瓶颈,业内多位专家表示,若这一特殊企业群体实现转型,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转变,提升品牌价值,全面推行战略转型。

在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看来,振兴老字号的意义更为重大:“所谓的‘振兴中华’最重要的就是振兴中华文明,这个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华老字号就是中国文明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振兴中华老字号就是振兴中华。”

近年来,随着品牌竞争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国家高度重视老字号发展,大力倡导品牌强国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其中之一个便是“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今年以来,包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内,李克强总理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中国品牌的建设工作,包括老字号的升级转型。

其中,今年5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名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关键工作之一,便是推动中华老字号传承升级,支持企业培育新品牌;5月26日,国务院发布《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若干意见》;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宣布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供给结构升级工程”、“需求结构升级工程”三项重大工程。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面对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老字号企业进入电商领域已是大势所趋。据了解,当前已有上百家“老字号”触网转型,在淘宝、京东等平台开设了品牌店。

今年4月,全聚德在北京发布“互联网+”战略,表示要利用好全聚德的百年老字号品牌、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百年工匠烤鸭技艺以及丰富的线下门店等独特的资源,并且也在试水外卖业务。

全聚德总会计师、鸭哥科技董事长徐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互联网与餐饮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融合。全聚德的“互联网+”战略的实质是在经营产品、经营门店的基础上,逐步开始经营用户。

老字号同仁堂亦在进行互联网布局。北京同仁堂健康药品公司线上渠道总监丁国俊表示,现在同仁堂正全力打通线上线下。“充分利用同仁堂分布在全国的1800多家门店,未来希望实现用户在线上下单,然后直接就可以到线下门店取,就近发货。这个过程需要信息化支撑,并以同仁堂大门店产品全和备货足为基础。”

2015年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的一份对150多个北京老字号和中华老字号的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北京市73家限额(指达到一定指标而被列入的统计对象)以上老字号批发零售企业中,11家开展了网上零售业务,比重达到15.1%,实现网上零售额5707.4万元。虽然规模仍然较小,但近2倍的增速远远高于老字号企业零售额的整体增速,也远高于全市网上零售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