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军民融合发展态势良好 “十三五”发展重点(2)

    高德红外公司年报点评:核心器件产业化,战略布局完善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军政,王习日期:2016-03-25

    收入稳定增长,民品影响盈利:公司15年实现营收6.32亿元,同比增长58.89%,分项来看,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营收同比增长24.50%,收入占比77.80%,而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营收同比增长超过40%,收入占比22.20%。净利润为6339.55万元,同比下滑6.72%,主要原因为部分民用产品毛利率下降及公司运营成本上升。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未来有望好转:公司15年应收账款余额为5.6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0.18%增加至17.03%,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回款周期较长。目前公司军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总体,一类是配套。总体产品回款较快,配套产品回款周期可能长达2-3年。随着公司获得某类新型完整武器系统总体研制资质,总体类产品占比将稳步提升,应收账款回收情况将出现好转。

    存货大量计提跌价准备,轻装上阵:公司2015年计提了2000多万的存货跌价准备,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过去公司采用大宗采购原则,目前仓库中仍然存放有一部分时间较久的探测器,目前尚未使用,从财务角度需要计提跌价准备;另一方面,库存中有一部分是军工样机,可能无法获得收入,也需要计提跌价准备。

    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已投产,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将逐步产业化:公司“基于非晶硅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项目经过近一年的调试和试运行,于2015年1月5日批产,现在良品率稳定在50%-60%之间,公司拥有国内第一条、也是目前唯一自主可控的8英寸批产型MEMS生产线,可大批量生产非制冷焦平面红外探测器。另一方面,公司成功开发出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底层核心器件--高端光电综合系统--高端装备全产业链布局所形成的竞争壁垒。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主要应用于高端精确打击武器和监测系统,是我国武器和监测系统的发展方向,未来空间巨大,也极大加强了公司在我国高端装备领域的竞争力。

    封装方式制约探测器量产,未来将推广晶圆级封装:子公司高芯科技主要业务为红外探测器研发制造,15年实现收入6462.23万元,净利润-193.42万元。目前制约红外探测器产能的主要因素在于封装技术。封装技术有三种,其中金属管壳封装、陶瓷封装比较常用,但是产量难以提高,公司未来将大力推广晶圆级封装。

    民品总体毛利率出现下滑,新兴民用领域未来亮点在车载夜视产品:民用手持红外热像仪15年在淘宝出货量仅有几十台,盈利能力一般。公司民品目前的重心不在民用手持红外热像仪,而是在以交通夜视产品为代表的新兴领域。15年公司在继续巩固与多家自主品牌汽车整车企业在多款全新车型上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打造“新视界”品牌,并与国内知名汽车电子厂商合作拓展红外车载夜视领域。

    军贸潜力较大,主要产品是反坦克导弹等:公司与具有武器装备进出口权的军贸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武器系统总体、红外热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红外核心元器件方面的全球市场拓展,未来出口产品主要为反坦克导弹等。由于武器装备定型时间较长,目前国家对于军贸出口比较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企业由于武器定型周期较长所产生的现金流问题。

    启明星辰点评报告:军民融合推动业务高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朱悦如,李奡日期:2016-03-02

    事件:启明星辰发布业绩快报,公告公司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3,455.98万元,同比增长28.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59.14万元,同比增长42.98%。

    收购完成后利润超2.8亿,增速远超业绩快报:由于并表较晚,2015年业绩快报中并不包括安方高科全部以及合众数据49%的利润,两者合计可增厚公司备考利润3,075万;另外利润表中由收购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预计在600万左右。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实际备考利润预计可增至2.8亿以上。

    内生产品增速稳定,新产品增速达30%。2014年书生电子和合众收入1.7亿左右,并表部分6,217万,剔除并表效应后本部内生业务账面收入增速预计近20%。启明星辰系统集成业务和安全服务业务14年2.5亿,由于这部分业务近几年增速均较慢,剔除这部分业务后,我们估计对利润贡献较大的产品部分的增速大概在23%-30%左右。

    安全行业维持高景气,军民融合推动高速发展:宏观经济形势虽然不好,但是安全行业基数就小,云计算和安全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下游需求保持高增长。美国新一年的网安国防预算大幅增长30%,我们预计国内军民融合也将推动网络安全快速增长,启明星辰在民营企业里网络安全实力和资质最为突出,政府和军工领域的需求将推动公司告诉发展。

    16年利润弹性更高:根据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公司16年的财务预算方面是减员增效的总体原则,总体上预算控制比前几年更加严格;由于人均产出和运转效率的提升,预计利润增速弹性会更大。

    海兰信:军民融合发展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胡路日期:2016-02-29

    海兰信发布2015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16.55%;实现营业利润1565.82万元,同比增长1008.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1.03万元,同比增长88.20%。

    军品和自主产品收入显著提升,成就全年业绩快速增长:由于商船市场持续疲软,以及京能电源公司股权转让后不再并表,公司收入出现一定下滑;但随着自主产品大量导入、以及军品收入规模上升,其收入结构大幅优化,整体毛利率显著提升。

    分季度来看,公司在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0.19亿元,同比增长51%。我们认为,公司在航海通信导航智能化及海洋信息化方面已拥有领先技术,将持续受益于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后续随着公务船市场拓展加速、以及新产品订单规模的提升,其整体盈利水平将继续增强,确保公司延续高增长发展。

    创新产品市场拓展加快,打造立体化海洋监测体系:公司积极发展海洋信息化业务,在国内市场率先推出了小目标探测雷达以及浪能驱动机器人两款创新产品,并加大对无人平台的研发投入力度,打造岸基+海洋的监测网络。

    其中,小目标探测雷达主要用于侦测海面上的小型目标,同时具有极高的军用和民用价值,可在岸基大规模部署,用于海洋监控任务;而浪能驱动机器人和无人艇则可搭载多种传感器设备、执行各类警戒任务,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小目标探测雷达产品已处于市场拓展阶段,订单规模快速提升;而海洋机器人也进入测试后期,即将投入应用;以上产品将成为公司未来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完成对海兰劳雷收购,海洋信息化业务呈加速拓展态势:公司在2015年完成对海兰劳雷的收购事项,但尚未并入当期利润。我们认为,此次收购将明显增厚公司2016年业绩,也将显著增强公司技术实力,使公司步入全新发展阶段。

    具体而言:1、劳雷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及产品渠道,有助于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外延发展;2、在海洋测绘、水下工程等领域,劳雷产业拥有国际一流人才及技术,双方合作将有助于缩短新产品研发周期,完善海洋信息化方面的产品布局;3、收购完成后,海兰信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由19.40%升至21.58%,中船重工子公司中船投资也成为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三力士:军民融合成长空间广阔,兼具业绩弹性和安全边际

    类别:公司研究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李伟日期:2016-03-02

    切入军民融合广阔市场,定增投资“无人潜航器”产业化实现突破,预计今年可投产实现收益。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有望成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国防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政策和措施将在2016年出台。

    公司定增5亿投资无人潜航器生产线,切入无人装备军民用领域,拓展长期成长空间。无人潜航器在军用水下侦察、排雷、潜艇探测,民用水下测绘、油气勘探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巨大。日前公司承担研发的无人潜航器项目总体技术方案通过评审,标志该项目产业化实现突破,预计该募投项目今年可投产实现收益。

    把握量子通信、微纳卫星产业高速发展战略机会,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平台。

    2016年量子通信将迎来产业化大发展,首条城际量子通信干线“京沪干线”、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将发射。我们预测2016年将有千亿级资金进入量子通信产业链。

    公司设立子公司、和产业基金,力争2017年前实现量子通信产业化,布局所有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将最先受益于量子通信产业化发展。同时公司布局微纳卫星运营及数据服务领域,切入卫星AIS运营服务蓝海,具有先发优势。相信未来微小卫星数据运营能成为公司新业绩增长点。

    主营业务高增长,实际控制人多次增持,凸显安全边际。受益于橡胶价格下降和产品升级转型,公司净利润在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5.49%。2015年公司净利润保持28%以上增速,受益于高端产品升级逐渐成功,随着新研发高端产品逐渐投放和生产自动化继续升级,我们预计未来主营业务毛利率将继续提升。

    实际控制人之一、总经理吴琼瑛女士2016年年初累计从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比例高达1.45%。此前增发中吴琼瑛女士在5亿定增中认购份额占80%,彰显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坚定信心和加速转型的决心。

    投资建议:公司“空天地海一体化”转型战略布局逐渐明朗,无人设备率先实现产业化突破,年内大概率能产生收益。切入量子通信、微纳卫星数据运营将为公司提供新业绩增长空间。受益于产品升级转型和原材料价格继续下降,公司主营业务业绩将继续高增速,实际控制人多次增持,凸显高安全边际。我们看好公司优秀的执行力和优质资源推动转型加速。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净利润3.35亿元和4.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1元和0.71元,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2.90元,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