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重要里程碑
10月1日,人民币将会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里程碑。
SDR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份额来分配,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SDR虽被称为储备货币,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类似于各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存款记账单位。
人民币加入SDR,成为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SDR货币,将提振人民币取得全球储备资产的地位。有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后,有望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总经理张朝阳认为,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不足2%,约1300亿美元,但在人民币入篮后,随着各国央行逐步增持人民币,预期3年后或会增两倍,为4000亿美元;到2025年更会增至4倍,为68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外储的一成,成为继美元、欧元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当然,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对中国更为特别的意义在于,它将进一步为中国打开资本账户,并由市场决定利率和汇率赢得政治支持,倒逼中国的金融改革,把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改革不可逆转地推到市场化的轨道上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会见IMF总裁拉加德时表示,“加入SDR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履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国际责任,也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用开放倒逼改革。”由此可以看到,以开放倒逼改革,这不只是国际市场的期望,也是中国政府的愿望。
目前,国内金融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展望人民币入篮后的诸多影响,特别强调这带来的两大变化:一是人民币入篮后将推动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也就是扩大SDR的使用;二是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也就更广泛地参与全球经济以及国际规则的修改与制定。也有经济界人士指出,人民币入篮后中国经济界最关心的还是对人民币有何影响,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何影响。有专家认定,入篮后对人民币的最直接影响是增加人民币信誉,因此长期利好。
短期看,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也有助于人民币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于10月加入SDR后,为了稳定市场预期,使新篮子平稳过渡,未来两个月央行可能更频繁地干预市场,加大做空人民币的资金成本。而中金公司在最新报告中也指出,为了确保SDR篮子的平稳过渡,央行除了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还要尽可能缩减离岸在岸汇价差,以便SDR正常运作。在此背景下,下半年汇率将在相对窄幅的区间内波动。
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发,纳入SDR的内在价值在于人民币走出去,也就是真正实现国际化。问题在于,人民币走出去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首先要有信誉,怎么解决信誉问题呢?SDR就是一个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加入SDR就一定能让人民币走出去,更重要的走出去方法是对外投资。如果大量的资本淤积在中国本地市场,将会造成资本过剩的种种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就是对外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对外投资如果都用美元,那等于是没走出去,将造成人民币汇率的严重失衡。因此,关键是在加大对外投资的同时让人民币走出去,也就是使用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进行投资,逐渐扩大人民币在世界上的使用。如果这样做成功了,那反倒会使美元资本、英镑资本以及欧元资本流向中国,使得汇率平衡。
归根结底,人民币入篮最重要的意义是带来国际市场货币格局的变化。如何利用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的地位,着眼格局变化带来的中远期利益,实现入篮效果最大化,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正如专家所言,如何把人民币纳入SDR的效果最大化,既取决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更取决于中国未来在经济增长、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对外开放四个方面的稳定支撑。
具体来看,保持稳定的中高速经济增长是中国未来的比较优势,对外来说,其最大的意义在于维持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信心,这会带来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人民币的信心。而金融改革不仅为国内市场,也是为国际市场。中国金融要有大发展,必须像美国和英国那样,成为开放的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活跃部分,吸引国际资金进入中国市场,在这里活跃的交易、投资、赚钱。金融改革之中,本来就与开放有关,如资本账户的改革、汇率机制的进一步开放。一个规则透明、有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更可服务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如果处理得当,加入SDR对中国金融业的推动作用,堪比当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
此外,稳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之一,这是中国既定的战略目标,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国也要争取实现这个目标。这点不能犹豫,否则会影响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