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国际基金组织警告中国 中国巨额金融违约将发生?

    国际基金组织近期警告中国,如果中国任由国内影子银行恶意信贷的发展,恐怕将发展成为类似美国次贷危机这样的金融风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与企业贷款相比,19万亿元人民币(2.9万亿美元)的中国“影子”信贷产品的风险很高,并凸显出了违约可能对流动性造成冲击的风险。中国影子信贷产品风险高企

    过去几年,影子银行业已经从小企业之间的地下借贷演变成为一个盘根错节的复杂网络,牵涉到中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千家万户。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工作人员表示,与企业贷款相比,19万亿元人民币(2.9万亿美元)的中国“影子”信贷产品的风险很高,并凸显出了违约可能对流动性造成冲击的风险。

    国际基金组织警告中国
    国际基金组织警告中国

    IMF工作人员JohnCaparusso和KaiYan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表示,这类投资产品由信托和证券公司之类的企业设计,基于股票或者不在公开市场交易的债券(通常是贷款)。

    此番评论凸显出与企业贷款违约相比,这类信贷产品对中国金融稳定构成的风险可能更大。报告称,贷款损失可以缓慢落实,但是影子产品违约可能引发更加难以管理的风险规避情绪。

    中国负债率可能高达270%

    报告称,这些高风险产品提供11%-14%的收益率,高于贷款的6%以及3%-4%的债券收益率。报告称,这类产品中,质量最差的是基于“非标准信贷资产”,通常是贷款。

    银行为何会有此类产品的风险敞口呢?IMF报告称,其中一大动力是为了将不良贷款改头换面装进投资证券,以美化报表,减少风险金计提。

    中国总债务占GDP的比重近两年持续攀升。据渣打银行测算,如果维持现状,到2020年中国的负债率会达到300%(目前是250%),而如果国有企业和银行业加快改革,债务率可能会保持在270%以下。

    很显然,监管层也已注意到影子银行快速膨胀的隐患。据多家媒体报道,在2014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的基础上,银监会7月份初步形成了新的意见征求稿,并已下发至银行。

    这份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新规”的文件对理财业务设定了多道“紧箍咒”,例如拟对银行理财业务资质进行分类,分综合类和基础类,后者的理财业务将不能投资非标和权益类资产;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产品风险准备金制度,应按季度从净利润中计提风险准备金;银行理财投资非标资产,只能对接信托计划,而不能对接资管计划等等。

    必须赶紧对影子银行严格限制

    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8月8日头版评论称,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穿透”影子银行的风险。评论指出六点要求,其中包括:

    一是要打破影子银行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刚性兑付违背金融市场运行规律,难以向影子银行产品施加外部刚性压力,一定程度降低了影子银行机构自主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的意愿,导致金融风险集聚。

    二是要统一影子银行产品登记系统。基于金融分业的影子银行产品登记系统,无法真正穿透层层嵌套不同行业影子产品的底层资产。如果将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链条拉直,那么底层资产应该为具体融资项目、债券或股权资产。可考虑在统一的影子银行产品登记系统下,业务链条中的所有金融机构都进行登记,从而真正掌握影子银行风险暴露水平。

    三是要限制杠杆工具的应用,层层杠杆工具应用势必增加金融市场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