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健身行业苗头兴起 促进轻资产运作新模式(3)

    创业新思路

    击中行业痛点利用闲置资源

    在很短时间内快速铺店,是当前健身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实际上,不论是健身,还是餐饮,都是初始投资很大的行业,但是“超级猩猩”和“纤裸色”的创始人都声称,每开一家店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盈亏平衡,并且实现盈利。仔细听他们的模式就会发现,其背后是整合现有闲置资源从而实现轻资产运营的经营思路。

    在高端商务中心开健身舱比餐厅租金低得多。夏靖龙告诉记者,“超级猩猩”的第一个健身舱设在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租金是零。“天安数码城把我们的健身舱当作是它的配套服务,同时也把健身舱当作创业项目看,所以没有收我们场地租金。”

    而“超级猩猩”后面入驻的很多商业综合体,都是与开发商合作,“对于很多商业综合体而言,引入24小时健身房也是一个宣传亮点。”

    洪正洋和邹哲在创办“纤裸色”之前,都开过餐厅,他们意识到,传统餐饮模式的前期高成本投入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健康餐的目标人群集中在健身房里,而90%的健身房的水吧是闲置的。为实现与客群100%对接,他们降低初始投资,选择了“中央厨房初加工+健身房门店轻加工”的经营方式。

    洪正洋说:“水吧不需要经过特殊改造,如铺设煤气管道、架设排烟设施等,就能变成健康餐餐厅。这对于健身房老板来说,也是一个共赢的事情。”

    强化运动社交属性

    推动健身潮流发展

    2014年,我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身产业迎来了发展春天,一批又一批新模式的健身产品陆续推向市场,不断地丰富着健身者的选择。

    然而,运动习惯尚需培养、健身知识仍需积累,是当前健身产业的发展现状。采访对象普遍认为,当前健身产业虽然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但仍处于“赶时髦”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运动的社交属性,推动健身潮流变成健身习惯,从而带动健身产业进一步释放活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运动健身上的支出意愿会越来越强。从事投资行业的黎颖龙每周要健身四五次,他说,“健身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健身的人精神状态比较好。”今年24岁的他,把每个月50%以上的收入用于健身的相关支出。

    如何让健身成为习惯,而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衡山认为,“健身表面看是个功能性需求,但实际上更多的是社交需求,健身需要氛围。”记者观察到,不少朋友聚会从“相约吃饭”转变成了“相约流汗”,一起跑步、一起去健身房、甚至是在健身APP上“你追我赶”,在相互陪伴下,对健身慢慢有了乐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机械化的孤独训练。正如胡茂伟打造“悦动圈”时的思路那样:通过社交机制让人们爱上运动。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