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再融资审核新规 激起资管行业千层浪

    禁止大股东借道资管计划参与自家定增,再融资审核的新规,激起资管行业千层浪。业内人士表示,证监会禁止大股东通过资管或有限合伙形式参与定增,结构化设计也被禁止,行业的通道业务将进一步受到影响,下半年的行业排名将重新洗牌。

    券商资管行业千层浪
    券商资管行业千层浪

    在本周一,证监会组织券商保荐机构业务负责人和内核人负责人召开“保荐机构专题培训”,证监会发行部相关人员讲解再融资相关的政策,其中新增两大窗口指导: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东(下称大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二是收紧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募集资金不得用于非资本性支出。

    据悉,此前的规定:只是需要穿透核查合格投资者人数,禁止三年期结构化产品参与定增(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锁定三年),防止大股东通过配资认购。这次明确了新的口径,从源头上防止了大股东以任何资管产品参与定增的可能性。“融资人需要直接参与定增,没有了资管通道也就封死了此前在定增资管计划存续期内变相获取流动性的可能性。”券商资管人士指出。

    与其他机构相比,由于券商有融资融券这一工具,通过融券可将定向增发股票提前套现。在产品买入定向增发股票之后,如果定向增发的股票股价出现高估,券商可以将手中还处于限售期的股票通过融券的方式转给客户,变相卖出股票,等到限售股解禁之后再还券。如果定增穿透到出资人,没有了资管计划的隐身衣,大股东暗地退出牟利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2013年以来,市场上有太多资管计划利用分级产品进行杠杆融资,有些甚至没有公布最终购买人,实际上背后认购对象是公司高管或实际控制人。诸如康缘药业、东方集团等首开先河,这一现象蔚然成风后不断被质疑。近期随着监管趋严,已经有一些公司的再融资方案就已经剔除了上述资管计划,例如东莞控股就剔除了有大股东和员工计划参与的两个广发证券的资产管理计划。

    “对我们的实际影响应该不大”,也有券商表示,这一类业务属于通道业务的结构化产品,而公司近年来已经将主动管理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通道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已经非常的小。并且现在券商在设立产品做方案以及核查时,都会关注到这一情况,但是如果现在在会项目如果需要修改方案还需要考虑非公开发行对象的限制。

    现在行业内对于通道业务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未来主动管理能力肯定是核心竞争力。券商资管老总表示,在他看来,此次结构化产品受限也是预料之中,各种通道业务规模预计将大大缩减,这同时也是行业风控新规的必然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前20名的券商,资管总规模为92942亿元,但主动管理规模排名前20位的券商加总规模仅为26770亿元。在总规模20强排名中一些小券商如华福证券、江海证券、长城证券等赫然在列,但在主动管理规模的20强中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