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光地产借壳回归A股计划生变 业绩猛增股价低迷(2)
业绩猛增 股价低迷
股价长期低迷显然是龙光地产急切想拥有一个A股上市公司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其近两年重仓深圳取得迅猛的业绩增长后,这一矛盾愈加凸显。
根据龙光地产2015年报显示,2015年该公司实现合约销售205.1亿元,同比大涨53.6%,较年度目标180亿元多出了14%。而且,这还是经过上调的目标,龙光地产最初定下的年度目标是145亿元。
2016年,继续押宝深圳的龙光地产开出了240亿元销售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其2016年推盘货值接近600亿元,深圳区域货值供应占比达60%。
与业绩的迅猛增长形成发差的是,龙光地产在港股市场上表现一直平淡,股价从发行上市后一直缓慢上行,到2015年10月8日曾达到其股价最高点3.58港元/股,其后再度回落。2016年2月一度下跌到2.1港元/股。3月11日,龙光地产抛出股权回购计划,回购105.6万股,耗资261.382万港元,回购均价为2.475港元。截至7月21日,龙光地产股价为3.09港元/股。
股价长期低迷显然无法支撑龙光地产的扩张之路。一直钟情于深圳土地市场上打造“地王”的龙光地产,几年间已经花费300亿元拿下3宗“地王”,总额相当于龙光去年全年销售额205亿元的1.5倍。其6月份拿下的光明新区总价“地王”,达到了140.6亿元,龙光地产今年1~5月销售额不过10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龙光的购地成本也正在大幅增加。2013年度,龙光平均土地成本约为1909元/平方米,至2015年度龙光平均土地成本为6988元/平方米。龙光表示,2016年将持续加大在大深圳圈、深圳核心段的投资力度,并择机进入京津冀、环渤海等有潜力的城市。
急剧扩张的龙光地产极度渴求资本市场的输血,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个A股的据点。
不过这次公告也表明,这一进程将会变得曲折。根据早先中国嘉陵发布的公告,如果在今年9月30日前无法签署正式交易文件,框架协议则会自动终止,龙光将继续在H股低迷股价中跌宕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