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欧推进结构性改革 形成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动力

    2016年7月18日,由中国驻欧盟使团、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欧盟智库“欧洲之友”共同主办,由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和海南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举办的第六届中欧论坛暨第三届中欧政策与实践圆桌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

    中欧推进结构性改革
    中欧推进结构性改革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秘书长刘禹同主持,来自中国与欧洲的各界专家围绕“中欧经济转型:前景与机遇”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于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中欧经济合作的共同选择》的主旨演讲。

    迟福林认为,深化中欧经济合作需要共同推动结构性改革。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根源在于结构性矛盾。客观看,贸易保护主义是一个经济体体制内、深层次结构性矛盾的综合反映。

    以欧盟为例,劳动力市场僵化、某些制造业(钢铁等)技术更新缓慢、过度福利化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客观上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观点认为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保住增长、就业与福利。但从经济发展史看,如果结构性矛盾不消除,企业的竞争力不能得到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最终还会下降,从而就业和福利也不可持续。

    在演讲中,迟福林特别强调把破题结构性改革作为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关键。建立中欧自贸区,需要中欧双方破解制约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的结构性矛盾,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比如,中国需要深化以扩大服务业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推进以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财税体制改革;加快以监管转型为重点的监管变革等。欧盟需要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尽快放开对华高新技术出口管制;显著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推进劳务合作中的人员便捷流动等。

    因此,中欧要坚定地推进结构性改革。这既是建立中欧自贸区的内在要求,更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程的治本之策。当然,推进结构性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及既有的利益格局,从而面临巨大阻力。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国家希望通过适当削减福利减轻企业负担,但往往带来游行、罢工甚至社会骚乱。因此,包括欧盟在内的不少国家在结构性改革上长期难以有所作为。需要着眼长远、坚定决心,务实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形成经济复苏和增长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