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钢铁业去年亏损超千亿 企业以自杀方式争市场

    在钢价的持续拉涨声中,中国钢铁行业的官员将已过去一个季度的2015年,定性为“效益最差的一年”。

    钢铁业去年亏损超千亿
    钢铁业去年亏损超千亿

    4月7日,在江苏常州举办的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暨财务与价格工作委员会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称,该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去年每月亏损额在100亿元以上,主营业务全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

    两个月前,中钢协曾公布,去年该协会会员钢铁企业亏损645.34亿元。刘振江解释称,这是“加上投资收益等项目后”的结果。2014年,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利润总额为盈利225.89亿元。会员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已连续12个月亏损,从2015年7月开始出现“严重亏损”。

    “效益差与产能严重过剩直接相关。”刘振江称,供给过剩主要从2006年开始。2006-2007年,中国每年增产6000多万吨钢,但由于当时国内外价差较高,出口量亦每年增加2000万-3000万吨。因此尽管过剩,企业效益却依然较好。

    过去几年,尽管钢铁产量始终处于过剩状态,每年的需求却仍保持正增长,直到2013年达到7.65亿吨的峰值后,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如今,出口量亦已达到峰值,今年的出口量下滑已是大概率事件。

    刘振江称,去年钢铁主业销售利润率为-2.23%,“不少企业靠少提折旧摆平,会员企业钢铁主体折旧率从2004年平均9.31%下降到2015年的4.78%,若折旧率保持不变,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就已进入销售利润率为零的时代。”

    钢价深跌,是钢企亏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钢材价格指数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下跌,直到去年底,下降幅度高达55.61%,总体下降了2600元/吨,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1300元/吨。钢材价格降至1994年的一半,而生产成本一直上升,有的要素成本翻了数倍。

    钢材价格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公平、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刘振江称,国内企业“恶性竞争,竞相压价,以自杀的方式争市场,用假冒伪劣产品压价,用不开票的方式压价,以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税费为底气竞争”。

    “这一轮恶性竞争已经由宁愿亏损销售,转向不敢再亏损销售”,刘振江说,“这不是改恶从善,而是赔不起了,烧不起钱了”。

    不过,今年前三个月,国内钢价出现转暖迹象,不少钢企又重新站在盈利线上方。中联钢跟踪数据显示,螺纹钢已较2月末上涨400元/吨以上,且生产利润突破200元/吨。

    尽管钢厂普遍反映钢价回升使其效益略好于去年四季度,但仍赶不上去年上半年,原因是钢价仍低于去年同期。1-3月份分别同比低500多元/吨、400多元/吨、300多元/吨,因此整体同比仍为增亏。

    今年一季度,部分企业开始减亏,有些企业持平或开始盈利,亏损面减少,但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尚未改变。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国钢铁主业仍然亏损114亿元。

    一些曾因经营困难而被迫减停产的钢厂,又逐步加入复产行列。中联钢统计数据显示,春节至今,全国累计复产60座高炉,容积45930立方米,其中3月复产46座,容积35530立方米。受此影响,3月中旬全国粗钢日产量上升至216.4万吨,旬环比增加4.3%。

    截至发稿,已有三家上市钢企公布一季度预报。去年预亏69.6亿元的“亏损王”酒钢宏兴(600307.SH),今年一季度继续预亏2.7亿元。连续两年亏损、即将被“带帽”的中原特钢(002423.SZ)亦预亏0.2亿-0.25亿元。永兴特钢(002756.SZ)则预盈0.46亿-0.57亿元。

    今年被业内称作“钢铁行业效益回升的决战年”。“全行业没有一家可挂免战牌”,刘振江称,在过剩产能一时尚未去掉时,控产量尤为重要,否则,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格局难以改观,钢材市场的混乱局面无法改变,钢厂也会继续越干越亏。

    “尤其在今年钢材价格略有回升的情况下,产量失控的悲剧可能会重演”,刘振江提议,企业应将“没有合同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给钱不发货”作为行规行约和自律准则。“企业老板在全国同行中做事做人,要把握住这个行规和约定,不要在同行中丢这个面子。”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