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再谈人民币“入篮” 有利于海外持有人民币资产投资者

    人民币纳入SDR,并肩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五大货币之一,应是今年全球最重要的金融大事件。其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和作用,目前尚未全部显现,对它的认识也因受时间的限制也未能说清楚,讲明白。但有一条是再明白无误的,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将日益制度化,透明化和普适化,也就是按国际公认的标准进行作业。

    再谈人民币入篮
    再谈人民币入篮

    因此,人民币“入篮”并不表明必然升值或贬值,而是确立机制,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可预期的时间里实行资本项目下完全开放,让人民币成为比肩美元、欧元的世界货币。

    目前在SDR这一篮子里占有最大份额的美元、欧元,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并没有秀肌肉,而是“示弱”,借以摆脱困境,结果美元强了。在这一以弱至强的进程中,并没有影响美元在“篮子”中的地位和力道。同样,人民币在持续升值多年的当下,已无需再在汇率上保持一个方向,应让市场给出兑换价格。而在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出现升贬的双向波动,甚至出现贬值,一点也不足为怪,也丝毫不表明人民币弱了或中国经济差了。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人民币兑美元自汇改以来已升值近30%,但往前推却是贬值的。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是1.5:1,那时上海还处在月工资36元的年代,以美元计约24美元;今日上海平均月收入可达3600元,汇率虽有极大变化,以美元计,已达560多美元。

    从这个收入变化观察,如以美元计,收入增长当然慢于以人民币计价的收入。但总收入的大幅增长,使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老百姓有了更多的“余钱”,也就是财富的积累和增长。但谁也不会认为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那个1.5:1年代,经济景况和百姓生活优于目前的6.3:1吧?

    在中国经济进入持续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情况下,特别是去库存、去过剩产能、去杠杆的阵痛中,人民币“入篮”后以“示弱”方式来适应实体经济,理应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在汇率“稍弱”的前提下,更易解决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这犹如打折清仓,在资本市场同样可以是如此。

    A股估值过高的问题,也会随着汇率示弱得以调整。当人民币“入篮”,人民币兑美元出现短、中期贬值的预期,房地产股和一线城市楼价却大力上涨,这是否已反映了“稍弱”的人民币有利于消化产能,有利于海外投资人更多地持有人民币资产,有利于中国实体经济的调整转型?

    人民币“入篮”,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必修课和前奏曲,这对内地投资人的资金分流也是十分明显的。A股在资金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也是牛短熊长,而当亿万投资人可以自由买卖全球资产时,封闭市场的“红利”必将逐渐退去,这对于长期仅在A股市场打拼的机构和个人都将是一个全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