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周小川罕见警告对华金融攻击 中国备战防患未然(4)

如何“备战”

那么,在对金融风险的防患未然方面,中国都做了哪些准备?

“最近,央行似乎在加强对短期跨境资本的管理。这是适时的和必要的。”余永定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政府目前对地下钱庄的打击也十分必要。这些措施与稳步推动金融开放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余永定向记者进一步介绍了与资本流动和汇率相关的金融风险管理分类:第一,对企业和金融而言,这主要是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汇率合同等的使用;第二,金融监管当局的宏观审慎政策;第三,必要的资本管制或对跨境资本的管理。这三个领域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

曾刚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金融业态发生了较大变化,金融市场波动,系统性风险加大。为适应金融风险变化,央行在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方面更注重短期流动性工具的运用。

此外,人民币主动国际化也在某种程度上倒逼着中国加强金融制度建设,防范金融风险。“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是中国经济增长、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结果。不管美国什么态度,人民币都应该升值。现在情况已有所变化。市场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中国应该坚持汇改的既定方针,增加汇率的灵活性。”余永定表示。

正如陆磊所说,“金融攻击”或许是小概率事件,而真正迫在眉睫的则是中国金融体系自身竞争力的构建。

陆磊认为,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抓住本质问题,而非仅仅关注综合经营等表象。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是重视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建设,英国北岩银行危机和美国雷曼危机的沉痛教训说明,仅有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在危机来临时反而推动各家机构采取抛售资产、惜贷等对单个机构有利却伤及整个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貌似止损实则以邻为壑的行为;此外,监管与救助机制分离造成危机管理贻误战机,使部分机构风险演化为断崖式危机。

陆磊表示,教训不可谓不沉痛。痛定思痛,各国的监管体制改革绝非仅仅面向混业经营,而是如何设计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使事前事中监管与救助机制有效结合,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统筹兼顾,构建全方位金融安全网,才能有效识别、管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权益,“殷鉴不远,来者可追。我们到了客观审视自身管理缺陷,下决心完善监管体制的时刻。”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