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印度人谈中国制造:价格便宜 但以牺牲质量为代价(2)

    楼仲平不完全赞同拿20年前的中国和印度相比,毕竟同样受到互联网冲击,印度年轻人的消费方式都是现代化的。不过他承认,在基础设施方面印度确实有些落后。

    虽然印度的廉价劳工颇具优势,但楼仲平眼下却并不考虑在印度开设工厂。“我认为一些产业适合先行,但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特别是规模还不是很大的中小型企业现在还不适合。”楼仲平认为,虽然印度人口红利将持续,而印度人口的组成是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但印度传统的阶级观念也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和吸引外来投资。

    在楼仲平看来,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拥有庞大内需的印度,一些基础设施类的如通讯等相关中国企业确实需要先行抢占,这是有战略意义的。

    由于搭建中印贸易投资平台而打响名声的浙商孙建强也在今年频频接受媒体采访,他在印度做了10年贸易,表示自己有个浙江梦,希望能够结合浙商的力量,在印度开辟一块崭新的真正属于浙江人的市场。

    不过,其也坦言,温州人全球找市场,但去印度的温州人始终不多,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印度赚快钱很难,很多温州工厂跟一些印度公司做一个简单的生意,要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都没结果,到最后没等订单下来,自己都已疲惫。

    福建姚明织带公司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透露,迄今为止其所在的庞大工业园项目还只运营了1/4,近期该工业园项目负责人还将积极对中国企业招商引资。

    姚明织带海外部负责人林峻说,目前他们的海外工厂也并没有只盯住印度,他们同时也在TPP受益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寻找适合投资设厂的机会。

    “越南等这些东盟国家有很多规避贸易壁垒的政策,未来5年将会是劳动力密集企业外迁的一个重点区域,但是如果要看到更远,那还会是印度。”林峻如是表示。

    一位印度中产眼中的中国制造:价格便宜,但以牺牲质量为代价

    新德里旅游公司TranceHolingbays的导游林飞(印度名Mafis),最近感觉到身边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位说中国话带着外国腔的新德里人在几年前开始学习中文。

    “家里做生意,已经有亲戚学了阿拉伯语,所以他们建议我学中文。”林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的中文是在印度学的,但也经常会到中国来,所以不仅日常对话没问题,也可以专职接待中国旅游团。林飞家族从学阿拉伯语到学中文,也反映出印度经济的一个变化趋势——中国已经取代传统的阿联酋和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国。

    林飞告诉记者,现在中国品牌在印度老百姓中还是挺流行的,因为特别便宜,从通讯产品到日常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中国产品颇受欢迎。不过林飞认为中国品牌目前绝大部分都还是由中国制造再出口到印度,真正的本地制造还比较少。

    虽然印度的普通工薪收入比中国要低不少,但印度贫富收入两极化非常严重。林飞是德里经济政治学院经济社会学博士,毕业于印度一流的大学,有了好的学历背景,林飞一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7000~8000美元,其中做兼职导游两周时间就能够赚约1000美元。

    在日常的导游工作中,林飞发现最近到印度旅游的中国游客当中来了非常多企业家,而这些企业家大多来自中国南方比如浙江和福建等,而他们来印度旅游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考察当地的市场。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