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史上最严广告法来袭 传统营销困局进一步加剧

    史上最严广告法来袭,这对前景不甚明朗的传统广告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有人甚至用“这简直是广告行业的末日”来形容这次新法所带来的影响。

    史上最严广告法来袭
    史上最严广告法来袭

    新广告法规定:禁止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保健食品广告中利用代言人做推荐、证明;10岁以下儿童禁止代言;数据必须有出处;刊播广告应亮身份等等。这些法规的出台,迫使大量广告面临违法风险,也将使得传统营销的困局进一步加剧。

    在传统广告和营销举步维艰之时,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无论是BAT领衔的大型电商跨界整合,还是新兴互联网品牌异军突起,品牌营销之变如影随形,甚至大有颠覆之势;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已经不再是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是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介。

    抓住人性的敏感神经

    营销离不开消费者,没有消费者就没有购买,因此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最简单粗暴的参与,这种参与往往时间短、成效高,但很难产生客户粘性,更谈不上产生重复购买行为。

    哪怕再简单的一种消费行为,在新社交媒体时代,要想留住消费者就要创新的方式和方法,更离不开激发行为,激发消费者参与,产生持续互动和购买的冲动。

    小米手机学苹果玩饥饿大法,刚开始雷军说要将小米做成苹果一样的企业时,华为、联想、中兴这些国内的大佬们一定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几年后当小米后来居上在手机领域打败他们时,人们才开始研究小米是如何成功的。

    小米手机没有在电视台做过广告、没有在报纸刊物上刊登过专版,甚至没有请过代言明星。因为小米利用微博、微信,甚至QQ空间等社交平台,通过饥饿营销、粉丝营销等方式进行营销,激发粉丝们的欲望和冲动,人们只津津乐道小米手机是粉丝共同出谋划策造出来的,但背后其实是良好的产品研发参与、反馈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并积极采纳和改进,进而成功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与冲动。

    无独有偶,其他新兴的互联网品牌有样学样,无论是在传播上还是产品设计上,大打激发纵欲路线。如雕爷牛腩、黄太吉、西少爷、褚橙,卖情怀的卖情怀,卖励志的卖励志,这些无一不是抓住了人们心理需求的某根神经,激发着人们的认同感、参与感等等。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