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用妥协换来牌照 专车对出租车已无优势可言(2)

    此外,滴滴专车平台将统一购买营运性德交通事故强制责任险和第三方承运人责任险,承运人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每车最多能提供600万的保额。

    显然,专车的准入模式,已经不再是此前的粗放准入和运营模式,而是像出租车一样由政府部门监管。毋庸置疑,如果滴滴这样的专车平台不妥协,是根本无法拿到专车牌照的。就实质而言,专车牌照更像是一个互联网化运作的出租车公司。

    优势尽失的专车

    由于滴滴官方和上海市交通委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合法的滴滴专车,允许私家车加盟后是否需要变更经营性质,车辆是否需要加装统一的计价器等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对于用户来说,合法化的专车,优势尽失。

    很多用户之所以选择专车,一是因为响应及时,二是因为价格低廉。为了占领市场,各专业平台都疯狂烧钱补贴用户,这突显了专车的优势。此外,近乎无门槛的准入模式,让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专车。超大的覆盖面,让专车能够拥有比出租车快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响应速度。低廉的价格加上无处不在的专车,这种近乎完美的体验,是用户青睐专车的根本所在。

    随着专车的合法化,专业的数量上会大打折扣。不可否认,滴滴在上海拿到了专车试点资质,可在短时间内,滴滴专车的数量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呢?在各项监管政策的约束上,滴滴专车的数量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此前的规模。没有足够数量的专车,用户体验必定大打折扣,这无疑是对专车平台的隐性伤害。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