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海康威视“黑天鹅”似坐过山车:呼吁投资者莫慌(4)

    ■ 行业观察

    “安防”企业:“飞”在政策风口上

    平安城市等多项政策推动安防产业快速发展,安防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不俗

    江苏省公安厅的一纸公文,将以提供“安全”的企业推到了舆论漩涡之中:这些企业的产品自身能否“保守秘密”成了热点话题。

    自2005年中国多地启动“平安城市”建设后,中国的安防产业进入了快车道。平安城市建设、城市治安防控、科技强警、3111工程、北京奥运会,成为2006年中国安防市场的主题词,为安防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催生了一批安防上市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有13家安防产业领域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在此之前,A股仅有3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安防产业。2014年最后一个月,登陆资本市场的南威软件,同样致力于安防领域。

    在政策蓝海的支持下,我国安防产业已经经过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而且,这股势头,可能还会继续。

    政策蓝海带动安防产业

    深圳市2006年安装25万个监控摄像机,以每个点平均0.4万计算需要投资10亿元;成都在2006年内投入2.76亿元在五个城区完成图像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安防企业达到2.5万家。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安防产业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140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882亿元,行业复合增长率达15.68%。

    安防市场的迅猛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推动。

    2003年12月,《全国公安机关2003年-2008年科技强警工作规划》正式颁布,部署实施“金盾工程”建设、加强公安科技攻关、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等七个方面共20项科技强警工作,简称“科技强警20条”。2004年8月,公安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北京等21个城市,在全国首批开展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成都成为西部唯一通过评审的示范城。

    科技强警示范城内容覆盖报警、监控、勘察、鉴定交通和应急领域。2006年6月27日,公安部、科技部又启动了以中西部为主的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

    中国公共安全研究院与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联合组成的课题组,发布的《2006年中国安防产业蓝皮书》(简称《蓝皮书》)中,认为中国安防产业于2006年步入快速发展车道。

    《蓝皮书》称,科技强警示范城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虽然两批示范建设城市只有59个,但2006年,全国事实上已有360多个地方开展了示范市、示范区、示范县的建设。

    “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生物识别、GPS等安防系统集成和产品在示范城市建设中成为技术防范的重要手段,大量安防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成为安防产业快速增长的助推器。”《蓝皮书》称。

    来自《蓝皮书》的数据说明了一切:深圳市2006年安装25万个监控摄像机,以每个点平均0.4万计算需要投资10亿元;成都在2006年内投入2.76亿元在五个城区完成图像监控系统“天网”工程建设;上海市决定新安装20多万个摄像机,全面构建社会安防控体系;东莞市从2006年到2007年上半年投资超过50亿元,建成市、镇、村三级视频监控系统。

    2005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通知》后,为安防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

    平安城市建设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治安管理,构建一个能够有效对社会面实施24小时控制的社会治安监控网络城。要求把系统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各级财政拨出了专项资金,保障视频监控系统的需要,建设重点是机场、车站、码头、地铁、公园、广场、公共场所、重要单位以及人员密集场所。

    《蓝皮书》认为,平安城市建设,为安防产业提供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盗报警、监控系统的建设,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产品、生物识别等;二是各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如住宅小区监控报警系统解决方案、电子警察系统等。

    此后,我国安防产业步入快车道。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