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遭内外双重重压 苹果加速去富士康化(2)
中国台湾相关部门调查发现,SMT委员会副主委廖万成等人,利用鸿海、富士康是全球iPhone最大代工厂所具有遴选供应商资格、采购发包的机会,向厂商索取2.5%回扣。厂商送回扣后,SMT就发给厂商合格代码,取得供货资格。但厂商若要进一步获取标单,仍须再向SMT行贿。厂商行贿后,由邓志贤收款,分配回扣。廖万成2011年退休后,仍仗着在鸿海人脉及影响力,继续通过邓索贿,甚至要求将回扣由2.5%提高至3%,其中多出的0.5%由廖独吞。由于廖需索无度,厂商不满,遂向鸿海检举。
媒体报道,廖万成等人为免犯行曝光,在岛外成立纸上公司,以顾问公司名义与厂商签约收回扣。由于大部分回扣都汇存涉案人境外账户洗钱,仅少数汇回台湾账户或置产,相关部门已掌握汇回资金流,至少上千万元。
据了解,早在2012年,鸿海行政总经理兼商务长李金明就收到附有账册的检举函,指SMT高层长期向供应商索贿。郭台铭闻讯震怒,指示分别向两岸相关机关报案,并组成项目小组内部调查。
据媒体援引鸿海内部人士的话称,由于集团采购量非常大,郭台铭对采购主管的道德要求相当严格,这也是郭台铭对该案从严办理的主因。
本次涉案的廖万成,不仅担任SMT副主委,更兼任数个技术委员会副主委职,每年薪资加分红可领近千万元,却被曝向供货商索贿,让郭台铭痛心至极,下令严查,鸿海改变采购流程,要求供货商签署“排佣条款”。
富士康方面昨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案系本公司依内部稽核系统发现弊端,于2012年9月份陆续向中国大陆及台湾司法机构主动报案,请求侦查。
富士康方面称,公司一向严谨经营向社会及股东负责,且早已要求员工及交易往来的厂商签署诚信交易切结之法律文件在案。今发生之弊端实在痛心,除主动配合侦办之外,也呼吁涉案之员工及厂商应主动配合法律之调查。
苹果加速去富士康化
富士康遭内外双重重压
据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富士康向供应商索要返点一事是业内公开的秘密。该人士称,富士康是苹果最主要的代工厂,在产业链上处于强势地位,富士康对供应商货品的最终选用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不过,随着苹果去富士康化的进行,富士康的产业链优势也受到挑战。
从2012年开始,苹果尝试寻求代工厂的多元化,加速去富士康化。2012年,苹果将iPadMini和iPhone5C订单转给了台湾另一家代工企业——和硕联合,由和硕生产的iPadMini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大量出货。2013年12月,苹果又新增纬创集团和华宝通信为代工厂商。
事实上,随着代工利润的下跌,富士康这两年的业绩表现并不好。2012年,富士康国际控股出现大面积亏损,净亏损高达3亿多美元。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富士康在2013年已经开始改变过去和一线国际大厂合作的惯例,大陆的小米和乐视以及一些新锐科技品牌也成为了富士康的座上宾。另外,富士康也在加强对终端渠道和产品的渗透。
但随着高管集体索贿事件的案发,有观察人士指出,富士康的管理困境再度让人忧虑。内在管理和外在市场的双重压力将困扰富士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