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煤老板纷纷遭深度套牢:行踪难觅 电话无人接(4)

    榆林市主要官员说,榆林作为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现实之需,更是利在长远的大事。在榆林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推动经济增长依赖一次性能源开采的思维定势,而近年来随着能源价格走高,对其他产业产生“挤出效应”,资源依赖的直接后果就形成了“资源诅咒”。

    此次煤市下行,让榆林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恶化明显。为了“拯救”榆林经济,2013年8月,陕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榆林持续发展的意见》,坊间称之为“新27条”。“新27条”明确提出,将榆林列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展产业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和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允许榆林选择部分标杆项目开展先行先试。

    陕西“新27条”写到,在榆林创建民营经济转型试验区,支持榆林在民营企业用地、融资、担保、用工、结构性减税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但是,从相关的政策先行先试的具体落实上,官方对此鲜有实际行动。

    而多位受访的煤老板均表示,“新27条”的指导意见对煤企仍没有实质性作用,如何守住如今的产业,“银行的催债压力才是当前最痛苦的事”。

    面对政府主导的产业转型,煤炭企业并不愿埋单。“最好不要动用政府之手,而应该交给市场。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既然卖煤能赚钱又何必进行产业转型呢?”榆林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卖煤不仅生产销售的周期短、风险小,而且一旦市场不景气,小企业尚好调头,退出的成本也很低。

    “如果能帮助煤企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融资能力和还贷能力,才是最实质性的帮助。”上述学者说。

    事实上,市场倒逼民间资本以煤炭就地转化的方式,解决榆林煤炭“价低、运难”的发展瓶颈,一些新型煤炭炼焦炭产业已经应运而生。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