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千疮百孔 被指诈骗国家的大买卖
一间不到10平米的办公室,两台电脑,三个人,再刻印些假公章,就组建成了一家公司,每天只需坐在办公室打几个电话,一年便可以赚到成百上千万元。
这是深圳一伙骗税分子的真实生活写照。3年时间竟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8亿元!深圳公安局近日公开的这起巨额骗税案,揭开了附着在出口退税政策上隐蔽的骗税利益链。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外贸企业一方面勾结生产企业负责做购销合同、做账做册、虚开增值税发票;另一方面找货代公司和报关行做外贸合同,通过配票配货后,经“地下钱庄”完成境外资金入境,取得“外汇核销单”;最后,再由专业报税人员拿着增值税发票抵扣联、外汇核销单、海关报关单等资料前去办理退税。
在深圳罗湖和福田区,从事这种骗税贸易的企业比比皆是,通过真实的配票配货贸易单,外贸公司可赚取5%-7%的利润率。照此计算,1亿元的贸易量,可赚取500万-700万元。
骗的是谁的钱?谁又在纵容这种行为?记者调查看到,长长的利益链条上甚至有监管层的身影,而结果除了国家损失了税收外,所有人似乎都是赢家。
据统计,2012年深圳出口退(免)税额总计达到945亿元,为全国最高,目前暴露的骗税案仅仅是骗税团伙的冰山一角,高达17%的出口退税率合理性也再次遭到质疑。
骗税大案揭冰山一角
“谁介绍你来的?”记者前脚尚未进门,文锦渡口岸大楼2层一间办公室里,百无聊赖坐着的三个小伙子,操着广东口音,几乎异口同声问道。面对一张陌生的面孔,三人高度戒备。
事实上,在海关大楼的整个7层楼里,就遍布着进出口贸易公司、货代公司和报关行,有的门口甚至没有挂牌,记者粗略统计,大约有200多家。
这些隐蔽的公司,以正当业务为幌子,实则均是为了骗税而就近形成的网络。在这个链条中,作为中游环节的外贸公司为骗税核心团体,左手通过从上游生产企业购买增值税发票,右手再从货代和报关公司购买真实货物出口单,最终通过地下钱庄完成资金出入。通过这种配票、配货、配资金的方式,获得出口退税。
为保险起见,他们只接受熟人介绍的业务。而从事这些行业的大多来自广东潮汕地区,以亲戚、老乡为纽带,对陌生人则十分警惕。海关大楼的1层和5层里,空出的好几间办公室,便是最近被深圳公安局捣毁的骗税团伙“老窝”。
刘继华是被查处的骗税核心人物之一。据公安局侦查,从2008年到2011年底,以刘继华为首的犯罪团伙共控制了17家生产企业和8家外贸公司,虚开发票遍布福建、江苏、甘肃等多个省份,虚开增值税发票7787份,票面金额高达12.8亿余元人民币,骗取国家税款1.8亿余元。
“很多人都做这个,做生意不赚钱,又很辛苦,这个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就好了。”被逮捕的刘林峰是一家货运代理公司中介,正常业务是帮助一些有货物出口需求的公司办理运输、报关等手续,赚取中介费,但刘林峰会将这些货物信息卖给外贸公司。
令刘林峰始料不及的是,他服务过的一家外贸公司财务漏洞百出,最终在国税局例行检查时被发觉。然而,大多数做账稍微隐蔽一点的,都可以相安无事。
据办案民警深圳经侦局六大队副大队长李超晔介绍,深圳目前有2万家货代公司,上万名从业人员,而空壳的外贸公司比比皆是,中小外贸企业大多靠出口退税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