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2015年不良贷款率四大风险暴露 明年进一步承压(3)

    4.2016不良贷款率风险犹存

    4.1不良与经济强相关,16年恐将继续上升

    从国际经验来看,不良贷款率往往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

    一方面,经济低迷时企业整体经营环境变差,盈利和现金流边际弱化,现金流断裂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数量趋于上升;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时银行风险偏好降低,企业借新还旧难度加大,再融资状况的恶化也使得不良贷款率趋于上升。以美国为例,过去二十年来不良贷款率与GDP增长率呈现明显负相关,次贷危机中经济增长陷入谷底,同时伴随不良率迅速攀升;09年以来经济逐渐转暖,不良率也逐渐下降。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银行不良率对经济状况的反映程度将不断提高,而经济仍在探底,短期内不良率仍有继续上升的动力。

    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7%、7%、6.9%,全年增速或不达7%,创1990年以来新低。16年经济增长仍不容乐观,根据我们预测,16年GDP增速约在6.5%,经济何时见底尚未可知。不良贷款率仍存在继续上升的动力,微观企业信用状况仍将不断恶化。

    4.2地产持续低迷,不良贷款承压

    过去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是降低我国经济增速与不良贷款率负相关关系的另一大因素。

    我国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当季GDP增速由13-14%降至10%以下,而此阶段我国不良贷款率由08年初的5.8%下行至年底的2.4%,进一步下降至09年底的1.5%以下。这时期正值我国房价高速上涨,其中09年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增幅达25%,不少企业以土地或房屋进行抵押贷款,因而房价的上涨暂时隐匿了实体资质下降带来的信贷风险。

    预计明年地产持续低迷,隐性问题贷款或开始暴露,将加大不良率压力。

    地产持续投资下滑,10月同比增速-2.8%,较9月低位走平,商品房销量增速虽有所回暖,但需求仍未现强劲反弹,同时去化周期依旧较长。高基数效应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我们预计明年销量和投资均将进一步下滑,地产行业仍低迷。

    随着房价增速下降,以土地和住房资产进行抵押的贷款或面临担保物不足的窘境,同时由于未抵押资产存量有限,商业银行或制约企业再融资,加速贷款偿还的可能性也会上升,这将使得前期脱离实体资质的过度放贷问题逐渐暴露,银行坏账风险加大。

    4.3信用事件频发,亦推升不良贷款

    信用违约与银行不良贷款亦步亦趋。

    经济危机造成企业营收困难,企业偿付能力的恶化首先冲击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美国违约损失率的三个小高峰都对应银行不良贷款率上行,其中90年代初违约损失率突破2%,不良贷款率上升至4%,2008年违约损失率突破3%,不良贷款率同时升至5%。

    打破刚兑加速,明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承压。

    截至目前,我国公募债券市场共发生8起最终实质性违约,基本覆盖了短融、中票、公司债等全品种;行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已由起初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行业蔓延至钢铁、煤炭和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性质亦不再局限于民企私营,央企亦出现兑付危机。经济持续下行,国家目前意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兜底意愿下降迫使明年信用事件有增无减,实体经济困境或对银行不良贷款形成考验。

    另一方面,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亦加剧信用违约的频发。

    不良率是贷款的违约率,与债券违约率同是经济下行的结果,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降低商业银行兜底能力,企业借助银行授信维系债务刚兑或有限,两股力量相互影响或加速不良贷款的恶化。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