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老干妈不上市不贷款不融资 始终如一(2)

    “土办法”更加人性

    时代周报:你常年研究家族企业,总体而言,中外家族企业有什么不同特点?怎么评价中国“家文化”在家族企业中的作用?

    周锡冰:中外家族企业特别是欧美的规模家族企业中,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往往倾向于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模式,而中国规模家族企业更倾向于从内部培养和提拔,不太喜欢空降型的职业经理人。

    在1949年以前,不管是晋商、徽商、浙商,还是闽商、黔商,这样的用人制度尤其明显。我写过一本《日本百年企业的长赢基因》,谈到过这个问题。在日本的商业历史中,有些做法跟中国古代的商业有些类似:无论是丁稚、手代,还是番头,商家都会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

    这样的人才培养,不仅具有较强的归宿感,也有很强的自律性。很多家族企业往往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工序列制度,这样培养的掌柜忠诚度之高,是非家族企业无法拥有的。

    在亚洲家族企业特别是东亚家族企业中,主要的支撑点是中国的儒学文化。尽管日韩对中国儒学文化的家文化做了改良,但是中国儒学基础之上的“家文化”传统没有改变,这样的基因,往往使家族企业的经营更加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然,在实际的管理中,“家文化”有其更加符合中国文化的管理模式,我在多个大学的总裁班上讲过,中国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管理模式,更加人性。而所谓的人性,就是西方目前所倡导的情感化管理。

    时代周报:据说老干妈对员工一律包吃包住,员工结婚必当证婚人,所有从老干妈离职的人,如果在外面受委屈了,都可重新回来上班。你如何评价这种较为原始的企业管理文化?有人说,亚洲的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你认同吗?

    周锡冰:陶华碧没有文化,不懂得现代企业制度化管理,也不懂得如何与银行打交道以取得贷款,但是这些问题对于陶华碧来说,压根不是问题,陶华碧始终能用自己的“土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你说的这种,对公司的内部管理,陶华碧打的是亲情牌。在陶华碧看来,企业老板和员工之间都是平等的,是讲感情的。“靠心算管财,靠亲情管人”,尽管这样的管理方法较为原始,却也收到了卓越的成效。

    至于“亚洲的家族企业,富不过三代”这样的观点,我不认同。任何一个组织都面临一个自然淘汰的过程,家族企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能因为风口上的几个家族企业因为“争产”倒闭就否定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这只是企业个案。经历了这样的大浪淘沙后,百年老店就沉积下来了。

    塑造辣椒酱行业的门槛

    时代周报:“老干妈”能做到今天的规模,你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周锡冰:老干妈之所以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陶华碧稳健的扩展战略—专注、精益求精的匠人思维,诚信,不偷税漏税,重视实业不投机,这就是陶华碧的极致品质思维。

    在老干妈的规模扩张中,一向坚持稳健发展,绝不冒进。深知创业成功来之不易的陶华碧在选择发展路径时,自然要慎重很多。陶华碧的每一次扩张规模,绝不盲目冒进,尽可能做到稳中求胜。对民营企业家来说,企业上新项目容易,但是新项目上马后的“避险”就非常艰难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埋下种种风险,致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泥潭。遗憾的是,很多民营企业创始人在取得一点成绩之后就开始“大干起来”。

    “老干妈”能够做到今天的规模,极致的品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许许多多的竞争对手并不是被“老干妈”打败的,是被自己打败的。陶华碧用过硬的产品品质,活生生地在没有门槛的辣椒酱行业,造出了一个门槛。

    时代周报:老干妈与董明珠是同时代的商场女强人,你如何评价这二位?

    周锡冰:董明珠、陶华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丈夫去世后不得不肩挑重担。在公开场合,董明珠坦言:“如果不是这件事,我不会走现在这条路。如果他在,也不会同意我来珠海。”陶华碧的情况跟董明珠类似,她们成为女企业家的最大的转折点,都是因为丈夫的去世。经历过这样的人生节点,我想,这大约也是日后陶华碧在经营“老干妈”时,一直采取稳健策略的原因。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