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信贷新增仍乏力 居民和企业信贷结构存在反差(2)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有所回落的情况下,需关注后续几个月的新增信贷情况,如持续在低位徘徊则应引起警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此前表示,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仍大幅增加是受楼市“高温”影响。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单月同时负增长发主要原因在于前期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相对较快,于是二季度开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速。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掉大量对公贷款后,对新增企业部门贷款形成了较为显著的拖累。此外,新增企业贷款与新增票据融资之间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前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前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并且整个信贷市场风险较高。对银行而言,寻找“安全项目”的难度也在加大。
莫尼塔研究认为,后续信贷走势取决于政策刺激是延续还是回撤。考虑到去年二季度较高的GDP基数以及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冰火两重天”的现状,预计财政政策发力不会猛然回撤,货币政策的配合也不会“说停就停”。
更倚重定向政策工具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解读4月份货币信贷增速的变化时强调,货币政策的基调仍然是“稳健”的,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既要保持稳增长力度,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要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货币当局会持续保持稳健偏宽松的调控思路。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强化信贷政策定向结构性调整功能,优化信贷结构及信贷政策落实。这意味着定向政策工具将被更加频繁地使用。券商人士指出,虽然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反映的企业部门的融资有所收缩,但政府部门融资仍较旺盛。
“但一个现实问题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实际实施中空间有限。在此背景下,想要在传统路径下推行‘货币和财政双宽’有很大难度,需要另辟蹊径。”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通过PSL向政策性银行定期提供流动性,并把主要投向从棚改贷款扩大至与基建相关的重大水利工程贷款、人民币“走出去”项目贷款等,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央行直接向财政提供流动性的法律障碍,同时又在实际层面实现在货币宽松的同时通过政策性银行放贷变相增加财政支出的功能。如果未来央行针对政策性银行的PSL规模持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能成为稳增长政策组合中可扩大使用的新路径。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今年以来,经济在信贷刺激和投资拉动下出现短期改善,进一步加大货币刺激的迫切性有所降低。在“稳中偏松”的总基调下,货币政策工具投放仍要视市场具体流动性状况而定,并力求避免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
渣打银行预计,央行将更加依靠短期和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为特定项目融资,同时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预计年内或有三次降准出台,但如果央行通过抵押贷款工具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则降息的可能性将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