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人民币汇率无大幅贬值风险 金融资产齐“哆嗦”(2)

内外因共振 趋势与扰动叠加

人民币对美元的这一轮跨年跌势,始于去年11月,彼时美联储升息预期刺激美元走强,应是主要推手。然而,美联储升息“靴子”落地后,美元回调休整,近来并非特别强势。这或许说明,近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继续贬值,也有内因的作用。

需要看到,人民币对美元存在一定的内在贬值压力,这是由当前中美经济基本面及所处货币政策周期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当前美国经济稳定复苏,货币政策逐步由超宽松回归正常化,而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需要货币政策发挥托底作用,宽松成为主旋律,中美经济的此消彼长与利率走向的背道而驰,要求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合理调整。在此趋势下,中国企业调整资产融资结构,增加对外投资,或压缩外债规模,个人主动购汇意愿上升。

同时,此前被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吸引而来的大量套利资金开始流出,都会通过影响外汇供求,促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种种迹象表明,货币当局对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容忍度在上升,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得以释放。首先,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要求减少市场干预,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其次,考察人民币汇率的视角发生变化,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推出,可能意味着中国汇率政策已由盯住美元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保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稳定将让位于对一篮子货币稳定;最后,在资本管制放松、流动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寻求保持人民币对单一货币的持续稳定,操作难度不断加大,而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使得继续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的代价太大。

人民币对美元有内在贬值要求,而货币当局减少乃至退出日常干预,促成了由市场力量主导的这一轮汇率调整。人民币对美元年初贬值加重,也受到短期因素的刺激:新年个人购汇额度刷新,诱发年初集中购汇;PMI数据疲软强化经济下行预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下调,被理解为货币当局“纵容”人民币贬值,导致人民币贬值预期自我强化,等等。

极端波动不可持续

短期看,企业资产负债重配趋势难挡,个人集中购汇冲击未平,资金仍在持续外流,而境内外人民币价差偏高,刺激外汇套利交易,这些决定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仍待释放。

而人民币对美元合理调整并不妨碍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2513基点,贬值幅度为4.05%,创汇改以后的历年之最。但外汇交易中心4日公布,2015年12月3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100.94,仍较2014年底升值0.94%。

货币当局退出日常干预,也不代表对外汇市场撒手不管。业内人士认为,当人民币汇率在单一方向上的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仍然随时可能面临干预。中国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资本管制能力,将保证外汇市场的波动将是可控的。此外,管理层为刺激经济而主动大幅压低汇率的可能性不大。从统计数据来看,进出口贸易金额占中国GDP的比重连年下降,已经降回到本世纪初的水平。这从侧面说明,贸易对中国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中国为了刺激外贸需求而大幅贬值的动机并没有那么大。

事实上,5日,外汇市场已现疑似干预迹象。5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报6.5250元,高于前日闭市成交价格(6.5338元),开盘后转而在前收盘价(6.5172元)附近横盘震荡,16:30报6.5199元,仅较前收盘价跌27基点。有交易员称,有中资大行在市场上集中卖出美元,购入人民币。香港市场上,5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继续走低,但跌势有所放缓,截至19:00,报6.6448元,跌157基点,盘中最低至6.6544元。

业内认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速及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国际化提升人民币交易和储备需求,加上外汇储备雄厚,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是有基础的。近期人民币汇率异动应是短期现象,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更可能呈现渐进有序的贬值,幅度不会太大,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有望保持基本稳定。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