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内地地铁负债超万亿 地铁建设计划40多条却无几开工(2)

    庞大的规划

    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许是因为计划过于庞大。

    2013年1月,发改委没有批复任何新的地铁项目。尽管如此,2012年的2700多公里、总计投资9100亿元的地铁项目,足够全国35个在建地铁的城市消化一段时间了。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至关重要,中国很多城市人口和经济已经达到国际型大都市的水平,但轨道交通相对薄弱。”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冯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拥有了地铁。仅中部城市武汉,年内计划同时施工的地铁线路可能就达到9条。

    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玉华介绍,除了已经开工的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29号线和机场线都将力争开工建设。“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如果今年获得批复,这几条线将全部开工。”刘玉华说。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大陆范围内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城市共有15座,运营线路总计59条,运营长度总规模约1746公里,运营车站总数1143座。而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计有28个城市继续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工程,续建线路共计63条段,里程1399公里,车站970座。其中,新开工线路共计11条段,里程252公里,车站167座。

    “很多地铁的规划已经远远超出了城市的规模,这不是适度超前拥有的度,使得发改委审批也很为难。”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庞大的地铁大军中,大多二线城市是在2008年加入了地铁建设大军,至2009年6月,加上原有的城市,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达到了23个。2013年,有地铁的城市增加至35个。

    据介绍,除了天津规划23条地铁线之外,包括合肥、南京等二线城市,地铁规划都是十数条,上报的线路最少也有六七条。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秘书长张雁称,虽然国家发改委设置了关于客流量的准入门槛,但为了使项目顺利通过审批,各地都会在相关数据上做一些处理,申报地铁项目的城市客流量常有“水分”。

    在国家“稳增长”政策实施后,全国有包括常州、厦门、沈阳等14个城市的近期地铁规划或规划调整方案获批,涉及总里程达993公里,总投资额达7283亿元。如果加上正在施工建设的地铁项目,投资额达1.5万亿以上。

    由于地铁是大多数城市的年内重点项目,董焰担心,一旦发改委批复,下半年可能迎来新线开工高峰。

    资金困局

    2012年的地方两会,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徐贱云对着资金问题一筹莫展。“原来建设的一些地铁,比如城建集团参与投资建设的亦庄线,现在还没有完全收回投资。而且在目前土地政策、房地产政策的调控下,修地铁的钱明显减少。”徐贱云说。

    据王梦恕测算,在中国,地铁修建成本每公里约5亿元,如果按一条地铁长30公里计算,其修建成本或可高达150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

    “地方未来要面临的是不可持续的问题。全国地铁加起来负债1万多亿元,从宏观讲压力很大。”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

    为了保证地铁按时建设,杭州市财税局在去年底财政已到位资本金91.97亿元,以保障杭州地铁一期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开通运行。杭州地铁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资本金占投资比例的55%,但仍有近百亿资金需要融资。

    武汉也为地铁建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012年,武汉市经济总量超过8000亿元,武汉土地出让收益总额达949亿元,较上年增长61%,收益总额全国排名第二,增幅达全国第一。如此巨大的土地收益,源于如火如荼的旧城区改造和远城区开发,而这些收益又供给着数以千亿计的重大项目投资,一并诉说着武汉的“拆旧建新”。经济在此过程中,冲刺“万亿俱乐部”。

    但一些城市的资金状况显然有待考证。在沈阳,多辆公交无正式牌照运营。据了解,没有牌子的公交车主要集中在地铁巴士上,从2012年10月份开始陆续上线,大概400多辆车,涉及近20条线路。至今没有上牌子的原因是资金不足,车辆购置税无法缴纳,因此无法取得正式的机动车号牌。

    地铁建设的情况也倒逼扩宽融资渠道。按照规划,2016年,北京规划轨道运营里程将达664公里。“这一共需要3800亿建设资金,目前已完成1800亿投资。”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郝伟亚透露,今后每年平均投资都保持在50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我们还在争取大型央企、保险资金、境外资金进入北京地铁投资领域。”他说。

    “固定资产投资不容乐观,受地方投资融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不畅。不过,最近信托数据暴增,显示地方政府强烈的融资冲动,项目投资难大有改变。预计在中央年中经济会议之后,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会更加明朗。”中信建投宏观经济分析师胡艳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上一页12